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沈伟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《大武汉》杂志一斛珠·沈伟专栏】太湖石的路数

2014-06-03 16:07:20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沈伟
A-A+

明末巾箱本《燕居笔记》插图所示庭园赏石一例

 

  常常有身边的藏家朋友争论收藏“路数”的高低,其实赏石就是一例。

  说“赏石”,或许很多人不明其意,但要说到“太湖石”,则几乎无人不晓了。而且知道太湖石的人,多少也会知道“瘦、透、漏、皱”这四个字。

  这四个字,源出于北宋大艺术家、大鉴赏家米芾在《海岳志林》中所云的“相石四法”——“瘦、秀、皱、透”。其经验是共识的,宋徽宗赵佶大兴御苑的花石纲,采自江南,取之太湖,标准大约类似。

  米芾相石的四个字中,有三个字属于物理性的表象,唯独一个“秀”字,需要个人的领悟:作为艺术感知的一个表述,它着眼于某种潜在的精神气质,既涉及判断时的眼光和标准,也关系到特定的修养范畴。例如看画时,米芾也是这样,批评公认的北方山水画大师李成是“少秀气”。

  自古可供观赏之石称“赏石”,其中以玲珑坚润的太湖石缘起较早,唐人就留有不少的诗、文吟咏,其中白居易的作品最为著名。但太湖石并非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它从最初取自太湖之中,到后来在其洞庭山的开采,形成所谓水石、旱石之别,就是因为前者几近枯竭。而待后者也近末路之时,人们就不得不接纳各地新的石种,只是习惯上,“太湖石”留作了赏石的代称,例如北京房山之石貌似,就被称为“北太湖石”,其实不可同日而语。

  赏石的传统,在明代中后期发展得异常可观,尤其在江南地区的文人生活空间中,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点缀,大者安置庭园,小者摆放案头。及至纨绔参与,或附庸风雅,或炫耀家底,然而却只能在“赏石”的形貌上竞相争奇、求怪、尚巧,五花八门而已。此后的文人墨客,竟也在这场风流中浑然不觉地转移了基调,例如:

  清初李渔《闲情偶寄》说:“言山石之美者,俱在透、漏、瘦三字。”

  沈复《浮生六记》说:“大中见小,小中见大,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,或藏或露,或浅或深,尽在周回曲折四字。”

  郑板桥《题画》,则偷换了米芾的原文,说:“米元章论石,曰瘦、曰皱、曰漏、曰透,可谓尽石之妙矣。”

  这些论断,不管“三字”、“四字”,总之都少了一个“秀”字,而新增加的那个“漏”字,则刻意强调着赏石上那些玲珑嵌空的孔洞形态,并导致人为、夸张、过分形式化地去追求这一特征,同时,也惹得石商们极尽凿孔、打洞之能事。

  不必讳言,当清代以来的赏石只剩下视觉层面的形式感满足,就只能说明文人的欣赏力向着市场和世俗眼光的屈服,由此而丧失了其原本独立、雅洁的精神性因素,更遑论早期“有道”的意味(唐代李德裕)。

  赏石的文脉,在此无法展开,但我想要说的是:清代以来,表面上一个“秀”字的缺失,却直接造成了简单化的实践结果,那些似是而非的“理论”,引导了赏石、玩石向着“纯形式”的方向堕落。绵延至今,与赏石貌似、实则脱离了自然生趣的人工制品层出不穷,同时,众多雅俗不分的“国宝帮”似的藏石家们也接踵登场。

  在此需要参考的是,在今天,全球艺术博物馆系统中的中国“赏石”的对象,是所谓rock as art,spirit rocks,或是scholarsˊ rocks,并不包括目前在赏石发源地的中国大陆一时风行的各类形状的宝石、矿石、砚石等等的“奇石”,类似这样的一些东西,应该被归入地质博物馆或自然历史博物馆中。

  此外,今人所说的“奇石”,大多着眼于稀奇与新奇,与古代的“奇石”之意不同。君不见大陆的奇石市场,每年都涌现着各种各样的地方特产,因为,“奇石”有“奇价”,这是不言自明的商业门道,但却颇为符合“高、大、上”者们的口味。只是那些“疯狂的石头”的本身,总也免不了粗陋、庸俗的扮相,它们经过一概的雕琢、打蜡、浸油,摸着滑手,闻着腻味,看着更是不堪入目。

  其实前人的赏石观中尚有一个“古”字,若从“包浆”和“皮壳”的角度掂量,倒是值得重温。

  我主张要看懂眼前的那一块石头,并非是鼓吹复古或泥古。审美,固然有着“当随时代”的一面,但既然与古典赏石相联系,就必然有它的基因和内容,未来的玩赏,总要有个字正腔圆的“路数”才好说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沈伟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